2011年9月20日 星期二

生產靠資本還是靠人?

C觀點 - 施永青
(2011年07月26日)

資本主義社會的法律,把資本認定為生產的主導性因素。其邏輯是:有資本才能做生意,去建立一個有盈利的生產體系,因此這個生產體系 所製造出來的財富,全屬出資者所有。在資本家的心目中,生產的所有要素,包括土地、原料、能源、機器、設備、人力,皆是有價的商品,只要他們有錢就可以買 得到,因此他們有支配權。他們是整個生產系統的擁有者,因此,生產系統的管理權是屬於他們的,生產出來的成果也是屬於他們的。
這是資本主義建制的根基。香港所謂的反建制派,大部分都不敢觸動這個根基;他們只是在這個大框架下修修補補,使建制更加合理化,更有延續的能力吧了。
他們只敢爭取最低工資,卻不敢挑戰為何人力必須從屬於資本,只能被人購買,為何不能以獨立的地位與資本擁有者商討合作的條件,共同分享合作的成果。勞工團體的思維若是跳不出這個框框,人力永遠只能處於被購買、受支配的地位。
資本主義社會視此為天經地義,並透過立法把資本霸權成為建制的一個牢固的組成部分,令人們不敢輕易去挑戰它。此之所以,香港的反建制派只敢挑戰疑似的「地產霸權」,卻不敢質疑實質的「資本霸權」。
資本主義社會雖然不斷宣揚人權價值,但一涉及與資本的關係,人權就得讓步。資本是死的,是從屬於人的,但勞動力卻是活的,無法與人割離的。如果我們這個社會真是重視人權的話,沒有理由人力放在從屬於資本的地位,要人力受資本支配。
現實是在生產過程中,資本並不比人力更重要。光有錢,沒有人,根本無法進行生產。把錢鎖在保險箱裏,不論放多久,錢都不會增值。馬克思說,勞動是生產要素 中的可變因素。生產過程中的增值,離不開人的創意與勞動。因此,沒有理由不把人力視作生產的主要動力,更沒有理由硬要把生產的成果全歸出資本者所有,出力 者則只可以拿工資,不可以分利潤!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早在人類社會出現資本之前,人類已可以進行生產,根本不需要資本,最原始的產業是採摘與狩獵。蔬果與獵物是天生的,靠的主要是自然力, 人只是取而食之。其後發展至農業與畜牧業,人力在生產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日漸增加,不再這麼依賴自然力。到工業革命之後,人力在生產中的增值更遠超自然力。
然而,在這個發展過程中,人的增值功能雖然大增,但人力的地位卻不斷下降,變成只能拿來出售,而不是合作一起生產的要素,只能從屬於資本。這種發展是不合 理,其根源是貨幣制度的出現與貨幣發展的異化。這個課題太大,留待以後有機會再談。在這裡我想指出的,是人力的地位不應如此被貶低。

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

1、鳥籠邏輯
掛一個漂亮的鳥籠在房間裡最顯眼的地方,過不了幾天,主人一定會做出下面兩個選擇之一:把鳥籠扔掉,或者買一隻鳥回來放在鳥籠裡,這就是鳥籠邏輯。

過程很簡單,設想你是這房間的主人,只要有人走進房間,看到鳥籠,就會忍不住問你:「鳥呢?是不是死了?」當你回答:「我從來都沒有養過鳥。」人們會問:「那麼,你要一個鳥籠幹什麼?」最後你不得不在兩個選擇中二選一,因為這比無休止的解釋要容易得多。

鳥籠邏輯的原因很簡單:人們絕大部分的時候是採取慣性思維,可見在生活和工作中培養邏輯思維是多麼重要。

2、破窗效應
心 理學的研究上有個現象叫做「破窗效應」,就是說,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 塗鴉沒有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佈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個很乾淨的地方,人會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之後,人就會毫不猶疑的 拋,絲毫不覺羞愧。

這真是很奇怪的現象,心理學家研究的就是這個「引爆點」,地上究竟要有多髒,人們才會覺得反正這麼髒,再髒一點無所謂, 情況究竟要壞到什麼程度,人們才會自暴自棄,讓它爛到底。任何壞事,如果在開始時沒有阻攔掉,形成風氣,改也改不掉,就好像河堤,一個小缺口沒有及時修 補,可以崩壩,造成千百萬倍的損失。

3、責任分散效應
1964年3月13日夜3時20 分,在美國紐約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諾比白的年輕女子在結束酒巴間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當她絕望地喊叫:「有人要殺人啦!救命!救命!」聽到喊叫聲,附 近住戶亮起了燈,打開了窗戶,兇手嚇跑了。當一切恢復平靜後,兇手又返回作案。當她又叫喊時,附近的住戶又打開了電燈,兇手又逃跑了。當她認為已經無事, 回到自己家上樓時,兇手又一次出現在她面前,將她殺死在樓梯上。在這個過程中,儘管她大聲呼救,她的鄰居中至少有 38位到窗前觀看,但無一人來救她,甚至無一人打電話報警。這件事引起紐約社會的轟動,也引起了社會心理學工作者的重視和思考。人們把這種眾多的旁觀者見 死不救的現象稱為責任分散效應。

對 於責任分散效應形成的原因,心理學家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調查,結果發現:這種現象不能僅僅說是眾人的冷酷無情,或道德日益淪喪的表現。因為在不同的場合, 人們的援助行為確實是不同的。當一個人遇到緊急情境時,如果只有他一個人能提供幫助,他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對受難者給予幫助。如果他見死不救會產 生罪惡感、內疚感,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價。而如果有許多人在場的話,幫助求助者的責任就由大家來分擔,造成責任分散,每個人分擔的責任很少,旁觀者甚 至可能連他自己的那一份責任也意識不到,從而產生一種「我不去救,由別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體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這種局面,這是心理學家正在研究 的一個重要課題。

4、帕金森定律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諾斯古德·帕金森通過長期調查研究,寫 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書。他在書中闡述了機構人員膨脹的原因及後果:一個不稱職的官員,可能有三條出路,第一是申請退職,把位子讓給能幹的人;第二 是讓一位能幹的人來協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兩個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當助手。

第一條路是萬萬走不得的,因為那樣會喪失許多權利;第二條路也 不能走,因為那個能幹的人會成為自己的對手;看來只有第三條路最適宜。於是,兩個平庸的助手分擔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則高高在上發號施令,他們不會對自己的 權利構成威脅。兩個助手既然無能,他們就上行下效,再為自己找兩個更加無能的助手。如此類推,就形成了一個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領導 體系。

5、暈輪效應
俄國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暈輪效應的作用吃了大苦頭。他狂熱地愛上 了被稱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麗,並且和她結了婚。娜坦麗容貌驚人,但與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當普希金每次把寫好的詩讀給她聽時,她總是捂著耳朵說: 「不要聽!不要聽!」相反,她總是要普希金陪她遊樂,出席一些豪華的晚會、舞會,普希金為此丟下創作,弄得債台高築,最後還為她決鬥而死,使一顆文學巨星 過早地隕落。在普希金看來,一個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貴的品格,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這種現象被稱為暈輪效應。

所謂暈輪效應,就 是在人際交往中,人身上表現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徵,掩蓋了其他特徵,從而造成人際認知的障礙。在日常生活中,「暈輪效應」往往在悄悄地影響著我們對別人的認 知和評價。比如有的老年人對青年人的個別缺點,或衣著打扮、生活習慣看不順眼,就認為他們一定沒出息;有的青年人由於傾慕朋友的某一可愛之處,就會把他看 得處處可愛,真所謂「一俊遮百丑」。

暈輪效應是一種以偏概全的主觀心理臆測,其錯誤在於: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個別特徵,習慣以個別推及 一般,就像盲人摸像一樣,以點代面;第二,它把並無內在聯繫的一些個性或外貌特徵聯繫在一起,斷言有這種特徵必然會有另一種特徵;第三,它說好就全都肯 定,說壞就全部否定,這是一種受主觀偏見支配的絕對化傾向。總之,暈輪效應是人際交往中對人的心理影響很大的認知障礙,我們在交往中要儘量地避免和克服暈 輪效應的副作用。

6、霍桑效應
心理學上的一種實驗者效應。20世紀20-30年代,美國研究人員在芝加哥西方電力公司霍桑工廠進行的工作條件、社會因素和生產效益關係實驗中發現了實驗者效應,稱霍桑效應。

實 驗的第一階段是從1924年11月開始的工作條件和生產效益的關係,設為實驗組和控制組。結果不管增加或控制照明度,實驗組產量都上升,而且照明度不變的 控制組產量也增加。另外,又試驗了工資報酬、工間休息時間、每日工作長度和每週工作天數等因素,也看不出這些工作條件對生產效益有何直接影響。

第 二階段的試驗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梅奧領導的,著重研究社會因素與生產效率的關係,結果發現生產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於被實驗者在精神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 化。參加試驗的工人被置於專門的實驗室並由研究人員領導,其社會狀況發生了變化,受到各方面的關注,從而形成了參與試驗的感覺,覺得自己是公司中重要的一 部分,從而使工人從社會角度方面被激勵,促進產量上升。

這個效應告訴我們,當同學或自己受到公眾的關注或注視時,學習和交往的效率就會大大 增加。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明白什麼樣的行為才是同學和老師所接受和讚賞的,我們只有在生活和學習中不斷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為, 才可能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讚賞,也才可能讓我們的學習不斷進步,充滿自信!

7、習得性無助實驗
習 得性無助效應最早有奧弗米爾和西里格曼發現,後來在動物和人類研究中被廣泛探討。簡單地說,很多實驗表明,經過訓練,狗可以越過屏障或從事其他的行為來逃 避實驗者加於它的電擊。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預期(不知道什麼時候到來)且不可控制的電擊(如電擊的中斷與否不依賴於狗的行為),當狗後來有機會逃離 電擊時,他們也變得無力逃離。而且,狗還表現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喪和壓抑,主動性降低等等。

狗之所以表現出這種狀況,是由於在實驗的早期學到了一種無助感。也就是說,它們認識到自己無論做什麼都不能控制電擊的終止。在每次實驗中,電擊終止都是在實驗者掌控之下的,而狗會認識到自己沒有能力改變這種外界的控制,從而學到了一種無助感。

人如果產生了習得性無助,就成為了一種深深的絕望和悲哀。因此,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應把自己的眼光在開闊一點,看到事件背後的真正的決定因素,不要使我們自己陷入絕望。

8、證人的記憶
證人,在我們的認識裡,通常都是提供一些客觀的證據的人,就是把自己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東西如實地講出來的人。然而,心理學研究證明,很多證人提供的證詞都不太準確,或者說是具有個人傾向性,帶著個人的觀點和意識。

證人對他們的證詞的信心並不能決定他們證詞的準確性,這一研究結果令人感到驚訝。心理學家珀費可特和豪林斯決定對這一結論進行更深入的研究。為了考察證人的證詞是否有特別的東西,他們將證人的記憶與對一般知識的記憶進行了比較。

他們讓被試者看一個簡短的錄像,是關於一個女孩被綁架的案件。第二天,讓被試者回答一些有關錄像裡內容的問題,並要求他們說出對自己回答的信心程度,然後做再認記憶測驗。接下來,使用同樣的方法,內容是從百科全書和通俗讀物中選出的一般知識問題。

和以前發生的一樣,珀費可特和豪林斯也發現,在證人回憶的精確性上,那些對自己的回答信心十足的人實際上並不比那些沒信心的人更高明,但對於一般知識來說,情況就不是這樣,信心高的人回憶成績比信心不足的人好得多。

人 們對於自己在一般知識上的優勢與弱勢有自知之明,因此,傾向於修改他們對於信心量表的測驗結果。一般知識是一個數據庫,在個體之間是共享的,它有公認的正 確答案,被試可以自己去衡量。例如,人們會知道自己在體育問題上是否比別人更好或更差一點。但是,目擊的事件不受這種自知之明的影響。例如,從總體上講, 他們不大可能知道自己比別人在記憶事件中的參與者頭髮顏色方面更好或更差。

9、羅森塔爾效應
美 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等人於1968年做過一個著名實驗,他們到一所小學,在一至六年級各選三個班的兒童進行煞有介事的「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然後實驗者 將認為有「優異發展可能」的學生名單通知教師。其實,這個名單並不是根據測驗結果確定的,而是隨機抽取的。它是以「權威性的謊言」暗示教師,從而調動了教 師對名單上的學生的某種期待心理。8個月後,再次智能測驗的結果發現,名單上的學生的成績普遍提高,教師也給了他們良好的品行評語。

這個實驗取得了奇蹟般的效果,人們把這種通過教師對學生心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使學生取得教師所期望的進步的現象,稱為「羅森塔爾效應」,習 慣上也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中塞浦路斯國王,他對一尊少女塑像產生愛慕之情,他的熱望最終使這尊雕像變為一個真人,兩人相愛結 合)。

教育實踐也表明:如果教師喜愛某些學生,對他們會抱有較高期望,經過一段時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愛護和鼓勵,常常以積極態度對待老師、對待 學習以及對 待自己的行為,學生更加自尊、自信、自愛、自強,誘發出一種積極向上的激情,這些學生常常會取得老師所期望的進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師忽視、歧視的學生, 久而久之會從教師的言談、舉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師的「偏心」,也會以消極的態度對待老師、對待自己的學習,不理會或拒絕聽從老師的要求,這些學生常常會一 天天變壞,最後淪為社會的不良分子。儘管有些例外,但大趨勢卻是如此,同時這也給教師敲響了警鐘。

10、虛假同感偏差

我們通常都會相信,我們的愛好與大多數人是一樣的。如果你喜歡玩電腦遊戲,那麼就有可能高估喜歡電腦遊戲的人數。你也通常會高估給自己喜歡的同學 投票的人數,高估自己在群體中的威信與領導能力等等。你的這種高估與你的行為及態度有相同特點的人數的傾向性就叫做「虛假同感偏差」。有些因素會影響你的 這種虛假同感偏差強度:
(1)當外部的歸因強於內部歸因時;
(2)當前的行為或事件對某人非常重要時;
(3)當你對自己的觀點非常確定或堅信時;
(4)當你的地位或正常生活和學習受到某種威脅時;
(5)當涉及到某種積極的品質或個性時;
(6)當你將其他人看成與自己是相似時。

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

[FW] 宜家d年輕人無希望...

這是報業大亨黎智英的direct quote。

我已不能算作年輕人了,只是見到抽水年輕人的標籤文字,總有股無名火。

早前,蘋果有篇報導讚揚幾個靠地產炒買發跡的年輕人,知名博客尹思哲予以轉載,並且訓斥「八十後」應該怎樣怎樣,我看不過眼回應說就是這種標籤害死年輕人,他在留言回應說:年輕人心理質素好,不用擔心別人怎樣想。

這是屁話,我心理質素好,但是in我的HR和老闆們心理質素沒保証呀!多得黎老闆(以及一眾瀆職傳媒)長年累月抽水,八十後已成了一個負面標籤,深深烙在市民心裡。

「八 十後」掏出一部iPhone、遲到五分鐘、早退五分鐘、工作上有甚麼閃失,托賴多年來的煽色腥,全部都被放大了N倍,玩iPhone就是自閉不擅溝通,遲 到早退無交帶是一定了,不看時事,是政治冷感,參加社運,是搞搞震,最好是看完報紙媽兩聲,然後乖乖工作,但這也不行,這是「活在上一代設立的遊戲規則, 應該反抗」,無論他們向左走向右走,都是錯撚晒。

舉個簡單例子,公司請了個「八十後」,返了兩日工no show,你會說現在的八十後真係差劣,難怪碩士生200次見工也不成,年輕人應該珍惜機會呀etc etc

可是在飲食業,好多洗碗、樓面的工作,聘請的阿嬸大叔們(當中不少是新移民),經常返三兩日就no show,電話也不給一個,為甚麼不標籤5,60後是地底泥呢?大把做了十多年的6,70後老鬼,一樣卸膊無交帶,報紙不報導,不代表沒發生,只是不夠煽情而已

我不是要求傳媒又label 這群人才算公平,事實上一個「八十後」label已坑害了不少年輕人,再來一個嫌死不夠多人?

其實黎老闆要鼓勵年輕人很簡單,收口就行了,客氣而直接點說:柒少陣當幫忙丫,唔該。

年紀越大經驗越多,「一蟹不如一蟹論」是很誘人的,無論是出於好心、私心抑或黑心亦然。大家愛拾甘迺迪的牙慧,高呼「不要問國家可為你做甚麼」,我想回應,「不是問年輕人應該做甚麼,先撫心自問你遺下怎樣的世界給年輕人」

試想全世界都在透支子孫的福祉,都在指望下一代清還自己碌的卡數,你還好意思講「不要問國家為你做甚麼」?(看美國的國債、歐洲的福利制度、香港的地產金融經濟生態等等就是了)

JFK的名句,本是用來鼓舞人心,激勵大家振奮向前。可是香港太多福佳杏加橙,偷換語境,為自己的不負責任開脫,令這句本來是金石良言的演辭,變成「獅子山精神」一樣的非物質有毒文明。

http://tkma.blogspot.com/2011/04/d.html

EmailCharter.org 所提示的10條基本原則

EmailCharter.org原文
  1. 尊重收信人的時間。我想這是最基本的原則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想花太多時間在回信,就多做一點,以節省對方的時間。
  2. 短或慢,不代表沒禮貌。我以前會要求自己,在24小時內回信;同時,又害怕太晚看到信,一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信。可是,Email本來就是一種非同步的溝通工具,不是嗎?為何還得要求立刻回信?所以,希望大家都要改變心態,如果你真的很急,打電話或送簡訊;Email本就不保證即時的。
  3. 慶賀清晰。我的英文老師也教過,在主旨中多用括號來標明重點。但我還是常常忘了用。切記切記。
  4. 撤銷開放式的問題。我自己也常犯這樣的錯,丟下一句:What do you think? 逼著大家做作文來回答我的申論題。改用容易回答的選擇題,值得一試。
  5. 去掉多餘的cc。我覺得這是前一家公司最壞的習慣,什麼都要亂cc,常常被cc的沒頭沒腦,也有時最重要的收信人其實是躲在cc list之中,害得大公司必備的讀信技巧,是「精讀收件人和cc的名單,來猜測這信的玄機」。這樣太累了!
  6. 縮短 Thread。常常會看到落落長的信,其實裡頭有一大堆的歷史對話,有時很重要,有時沒關係。為了收信人,thread當中不必要的內容,就刪了再寄吧!更好的作法,則是重新摘要有相關的部份,就可以全刪了。
  7. 避免附件。這也是我很煩的一點。從前公司要求我們要放附有公司logo的簽名檔,造成一堆信都有附件,久而久之,讓大家養成不看附件的習慣,結果,當附件才是最重要之時,反而大家都沒看了。
  8. 禮物:EOM或NNTR。我過去不常用這樣的縮寫,也討厭有人把問題寫在主旨中。我以為,除非這種寫法可以尊重收信人的時間,我還是不會這樣做。真有這種情況,我寧可送簡訊。
  9. 刪掉沒意義的回信。我以前是從不回 "Thanks!" 這種信的,雖然有人總是這麼做,表示“看到了”。謝謝你告訴我你看到了,但你不回也真的無所謂。
  10. 斷線。卡內基也教了我類似的做法,關閉郵件、電話、MSN等等,稱之為「封鎖時間」。自動回覆信件,讓外頭知道你不會立刻回信,這作法應該值得一試。
ref:
喲哪桑 Speaking 之專案工作日誌 --- 救救收件匣,世界會更好
http://jonathanspeaking.blogspot.com/2011/07/email.html

2011年9月15日 星期四

從滙豐裁員看企業改革

蘋果日報 2011年09月15日


近日,滙豐銀行在七百億盈餘的巨額盈利下,宣佈將於未來三年裁減三千個職位,引起各界關注。連年虧蝕的企業要精簡人手,削減開支固然無可厚非,可是為甚麼盈利豐裕,佔龍頭地位的企業亦要重整業務,裁員不斷?究其原因,在於社會上對「改革」的盲目崇拜。

精簡人手未必是好事

在市場人士眼中,改革( reform)、改組( reconstruction)跟「新」、「優化」等詞彙一脈相承,帶有褒揚之義。熟悉金融行情者不難發現,即將進行重組的公司往往被市場看好,股價總是大幅上揚。在金融危機,大部份弱勢企業因外來環境改變,被迫紛紛重整業務。部份大企業即使本身未有危機,亦會設法精簡人手,以向市場證明自身有變革的能力,有緊貼市場潮流的觸覺。不管危機是現在還是未來,是外來還是內部,改革總被視為利好因素而盲目推行。
企業股價快速上揚後,眾多股評人自會找尋各種理由使之合理化。可是這種與過去沒有銜接點的盲目改革,往往令公司得不償失。著名經濟學者 E.K. Clemons曾指出,精簡人手長遠對企業未必是好事。在改革的過程中,原本幾經波折上了軌道的商業計劃,連同背後付出無比努力的員工均被無情丟棄;大清洗以後,員工不會為倖存而欣喜,只會着眼於自己成為下回裁員的受害者,士氣與工作動機大幅下降。企業在痛苦的磨合期中明確欠缺方向,各部門領導往往是分頭、甚至往互相衝突的方向前進。結果精簡人手後的企業能轉虧為盈者少於三分之一,能提高生產力者更少於四分之一。

員工對公司難再信賴

對員工而言,過往十年的盲目裁員與彈性合約把「獅子山下」年代的美德─對公司的信賴與忠誠感磨滅殆盡。面對危機隨時降臨,極端不穩定的廿一世紀職場,年輕員工會發現上一代良好的品格表現和職業生涯規劃再無直接關係。犧牲小我,向企業效忠等對個人發展更是百害而無一利,漸漸地,新一代便培養出態度超然,表面上合作,實際各行其是的組織文化。近年僱主總是指摘八十後員工短視、自我、欠責任感和重視門面包裝,其實都只是他們的求生本能而已。
在短期合約盛行的香港,當每位員工的價值都被量化成一堆堆數字,一組組用完即棄的人力「資源」時,到底我們該怎樣告訴我們的下一代,只要有毅力和堅忍,有良好的道德品格,默默耕耘便能迎來出頭天?這對高官、對工商界、對教育工作者、以至對為人父母者每個人而言,也是一個難以解答的問題。

梁亦華
香港大學政策、行政與社會科學教育系博士生